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欢迎您!
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全国“四好”商会
AAAAA级社会组织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中,提到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据《2021年中国汽车改装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与3亿辆的汽车存量和超过2500万辆的年销量相比,中国汽车改装行业规模偏低,仅为650亿元,与美国、欧洲等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规模仍有一定差距。
日前,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汽车合规改装联合推进办公室主任陈海峰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表示,汽车改装对促进汽车消费、提高车辆附加值、拉动就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2-3年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商业模式打磨成熟期。
1、汽车改装行业呈现四大特征
当前我国汽车改装行业正处于发展机遇期,消费端改装需求的旺盛与车企端定制改装的兴起,为汽车改装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当前90后、00后正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汽车消费的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追求个性、时尚以及打造自己专属车辆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从行业发展来看,呈现出几方面新的特征:
一是车企层面,更多车企将定制改装上升为公司战略高度,在组织管理、产品开发、供应链合作、商业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求变,如长城成立共创中心,上汽乘用车成立MG XPOWER项目组。
二是产品层面,汽车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更加重视与设计公司、消费者等的共创发展,找准改装产品定位,在传统商务车改装基础上进一步向越野车、轿车、房车等领域拓展,改装深度持续扩大,并在品牌营销、IP打造、渠道拓展等方面进一步多元化。新车型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车辆的可改装性,并同步推出定制改装车型,如岚图梦想家私人定制款。
三是资本层面,汽车定制改装成为资本关注的又一个风口,一些国内知名的改装设计开发公司如超境、运良、工匠派、丸聚等先后拿到融资,扩大与车企的业务合作。通过资本加持快速提升自身设计、开发和供应链能力,打造独立品牌,并向后市场改装店和改装件领域加快布局。
四是终端层面,改装店数量众多,部分改装与维修夹杂在一起,但是行业也呈现出改装品牌化、连锁化新特点,以外观和内饰轻改装为重点。车企积极探索依托现有渠道体系拓展后加装业务。
未来2-3年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商业模式打磨成熟期。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打造爆款产品,塑造品牌,形成自身独占的优势,抢占市场,在相关领域胜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车企官方改装品牌和授权改装品牌会逐步涌现,并加快成长,这在欧美日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2、管理制度和标准缺失束缚行业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汽车改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欧元(21156亿元人民币),其中市场主要组成部分为欧洲、北美和日本市场,同时这三大汽车市场也是国际汽车工业最为发达的地方。
相比之下,中国在改装后市场有待开发的环境之下,2020年全年市场的规模仅仅是达到652亿元而已,与汽车保有量之大不成正比。
当前中国汽车改装规模多大没有确切的数字,因为并没有系统的行业统计,但是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从改装比例来看,我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德国在用车改装比例6%-8%、美国超20%相比,中国改装比例估计不到3%。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汽车改装管理制度缺失。车企定制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是远远不够。消费者在购买车辆之后对车辆有持续的改装需求,而且不断在变化。
与车企定制改装相比,汽车出厂之后的消费型改装是我国服务行业中极少数缺乏行业管理和标准的行业,由于允许改装范围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成为个性化汽车后市场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由于管理制度缺失,汽车消费型改装基本上处于灰色地带,除了已经开放的颜色、内饰、轮毂、中网、行李架、踏板等之外,大部分改装都是非法的,与实际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后市场改装标准缺失,改装件假冒伪劣问题和改装技术水平不高也导致改装行业内存在很多乱象,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车辆改装之后的“三包”赔付、保险理赔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建设“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重要工作原则之一。《意见》要求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让需求更好地引领优化供给,让供给更好地服务扩大需求,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
人民日报评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又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监管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
来源:GT Show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中,提到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据《2021年中国汽车改装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与3亿辆的汽车存量和超过2500万辆的年销量相比,中国汽车改装行业规模偏低,仅为650亿元,与美国、欧洲等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规模仍有一定差距。
日前,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汽车合规改装联合推进办公室主任陈海峰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表示,汽车改装对促进汽车消费、提高车辆附加值、拉动就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2-3年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商业模式打磨成熟期。
1、汽车改装行业呈现四大特征
当前我国汽车改装行业正处于发展机遇期,消费端改装需求的旺盛与车企端定制改装的兴起,为汽车改装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当前90后、00后正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汽车消费的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追求个性、时尚以及打造自己专属车辆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从行业发展来看,呈现出几方面新的特征:
一是车企层面,更多车企将定制改装上升为公司战略高度,在组织管理、产品开发、供应链合作、商业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求变,如长城成立共创中心,上汽乘用车成立MG XPOWER项目组。
二是产品层面,汽车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更加重视与设计公司、消费者等的共创发展,找准改装产品定位,在传统商务车改装基础上进一步向越野车、轿车、房车等领域拓展,改装深度持续扩大,并在品牌营销、IP打造、渠道拓展等方面进一步多元化。新车型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车辆的可改装性,并同步推出定制改装车型,如岚图梦想家私人定制款。
三是资本层面,汽车定制改装成为资本关注的又一个风口,一些国内知名的改装设计开发公司如超境、运良、工匠派、丸聚等先后拿到融资,扩大与车企的业务合作。通过资本加持快速提升自身设计、开发和供应链能力,打造独立品牌,并向后市场改装店和改装件领域加快布局。
四是终端层面,改装店数量众多,部分改装与维修夹杂在一起,但是行业也呈现出改装品牌化、连锁化新特点,以外观和内饰轻改装为重点。车企积极探索依托现有渠道体系拓展后加装业务。
未来2-3年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商业模式打磨成熟期。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打造爆款产品,塑造品牌,形成自身独占的优势,抢占市场,在相关领域胜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车企官方改装品牌和授权改装品牌会逐步涌现,并加快成长,这在欧美日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2、管理制度和标准缺失束缚行业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汽车改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欧元(21156亿元人民币),其中市场主要组成部分为欧洲、北美和日本市场,同时这三大汽车市场也是国际汽车工业最为发达的地方。
相比之下,中国在改装后市场有待开发的环境之下,2020年全年市场的规模仅仅是达到652亿元而已,与汽车保有量之大不成正比。
当前中国汽车改装规模多大没有确切的数字,因为并没有系统的行业统计,但是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从改装比例来看,我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德国在用车改装比例6%-8%、美国超20%相比,中国改装比例估计不到3%。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汽车改装管理制度缺失。车企定制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是远远不够。消费者在购买车辆之后对车辆有持续的改装需求,而且不断在变化。
与车企定制改装相比,汽车出厂之后的消费型改装是我国服务行业中极少数缺乏行业管理和标准的行业,由于允许改装范围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成为个性化汽车后市场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由于管理制度缺失,汽车消费型改装基本上处于灰色地带,除了已经开放的颜色、内饰、轮毂、中网、行李架、踏板等之外,大部分改装都是非法的,与实际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后市场改装标准缺失,改装件假冒伪劣问题和改装技术水平不高也导致改装行业内存在很多乱象,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车辆改装之后的“三包”赔付、保险理赔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建设“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重要工作原则之一。《意见》要求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让需求更好地引领优化供给,让供给更好地服务扩大需求,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
人民日报评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又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监管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
来源:GT Show